一、? 做好身體上的準備。我打了三針疫苗,若有需要,將及時再打疫苗。此外,保持健康的飲食與足夠的運動。
二、? 做好預防工作。戴口罩,多洗手,避免去人多的地方。盡量三點活動。家、辦公室、公園。上班到辦公室,下班回家,傍晚去公園散步。三、? 保護好家中老弱。督促他們打疫苗,交流健康的生活方式,甄別信息的真偽。四、? 把事情做好。讓同事們不失業,收入不下降。也督促同事們遵守政府的防疫要求,彼此照顧。五、? 財務上更加謹慎。手里有糧,心里不慌。糧越多越不慌。疫情讓人更謙虛,更務實,未雨綢繆,返樸歸真,這都是壞事變好事。六、? 尊重每天見到的基層防疫人員、工作人員。人家超負荷工作了幾年,不過拿一份普通的薪水,不是我的仆人,也是別人的父母與孩子。受疫情影響,不好的心情就發泄在他們身上,調侃他們,呵斥他們,甚至侮辱他們,那人味就太少了。中國人不是這樣的,中國人從來重感情,善體諒,能回報。七、? 尊重、遵守政府每一步的防疫要求。在我看來,政府的防疫思路從來沒變,就是用合適的方法維護最多的健康與經濟。具體的防疫措施當然一直在變,因為病毒在變,科技在變,人心在變,世界在變。政府有最好的專家,有最強的執行力,有海量的數據反饋,要考慮全體人民利益,要始終相信他們的措施。這終究是一場戰爭,你得聽司令部的。在輿論場上,太多人有“全國防疫總指揮”的幻覺,覺得自己比政府高明,政府的措施和自己想法一致,那是政府聽自己的,不一致?那一定是政府錯了。所以無論哪一派,最后總是覺得政府做得不對,自己是最高明的。你聽他們的,除了混亂、焦慮、恐慌與為反而反的病態之外,你能得到什么?可能還能得到一點免疫力下降吧。信息時代,不再是看得越多越好,往往是少看一點更好。八、? 生活總有不如意。疫情中是如此,非疫情期也是如此。有些不如意非疫情期間就有。保持一點單純的心,多想想美好的事情,更加珍惜自己的所得,這才能讓生活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