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藥多月仍注意力不集中?正確服藥才有效果!
來源:廈門小魚網 發布時間:2019-11-21 09:36:28
? ? ?(通訊員:王慧)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是兒童最常見的神經行為障礙之一,可造成兒童的學業成就、職業表現、情感和認知功能、社交等多方面的損害,讓家長老師們頭痛不已,其治療需要教師、家長和醫生共同參與,采用心理支持、行為矯正、家庭和藥物治療的綜合治療措施,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 ? ?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許多家長都依賴于藥物治療,而忽視了行為管理的重要性,不僅如此,有些家長還弄錯了用藥時間和服藥方法。?
? ? ? 那么今天,廈門市兒童醫院兒童保健中心王慧醫生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孩子在藥物(一線藥物專注達)治療過程中經常碰到的影響治療效果的不正確用藥問題!
服藥方法錯誤,影響藥效
? ? ? ?7歲的西西牙齒非常鋒利,特別喜歡咀嚼,每天早上起來都把哌甲酯緩釋片當糖嚼的可香了,吃藥3月,癥狀沒有改善。
王慧醫生介紹,哌甲酯是緩釋片,要整片用水送下,不能咀嚼、掰開或壓碎,是吃藥方法錯了。藥物嚼碎后沒法達到緩慢釋放維持藥效的目的。
吃藥時間不對,影響藥效
? ? ? ?小明確診多動癥后服用哌甲酯緩釋片2個月,注意力不集中一點沒有好轉,家長滿面愁容的來找王醫生換藥,說這藥沒效果。王醫生詳細詢問得知問題出在了吃藥時間上。哌甲酯緩釋片給藥后作用可持續12小時,醫生告訴家長應在早晨服藥,可是家長覺得晚上吃藥方便,小明每天吃完藥就睡覺,藥物當然沒效了。
吃吃停停、停停吃吃,影響藥效
? ? ? ?服用哌甲酯緩釋片可能會產生頭痛、腹痛、食欲減退、入睡困難、眩暈等不良反應,家長常因食欲減退而讓孩子停藥,停藥后注意力不集中,家長就再給孩子吃藥,如此反復。殊不知,這樣間斷給藥會嚴重影響治療效果。家長可先通過睡前加餐、早晚餐吃好或調整食譜、食物的色香味、體育運動等方式調理孩子的食欲,或者尋求醫生的幫助下調整藥物劑量,而不是自行停藥。
只想著給孩子吃藥治病,忽略行為管理的重要性
? ? ? ?王慧醫生提醒,多動癥是一個慢性疾病,對于6-11歲學齡期兒童建議首選藥物治療,同時推薦聯合行為治療,而多數家長都認為給孩子吃藥就行了,而忽略了行為治療。督促孩子吃藥對父母來說是極其容易的事情,而給孩子做行為管理對父母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挑戰。父母要學習如何使用正性強化、消退、懲罰等行為管理方法幫助孩子改善多動、沖動、注意力不集中以及一些不良行為比如發脾氣、任性、蠻橫無理、打架等。學習行為管理需要父母花時間去學習、花心思去思考,并在日常生活中進行實踐,實踐后要反思和檢討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 ? ? ?王慧醫生在門診隨訪中發現真正給孩子做行為管理的家長鳳毛麟角,家長往往因為沒時間、不會做、做了也沒效果、太麻煩等各種原因而不進行行為管理,只單獨依賴藥物去改善,事實上兩者配合才能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行為習慣、改善注意力、多動等癥狀。
? ? ? ? 綜上,家長們在給孩子吃藥時一定要了解正確服藥方式方法、服藥時間、足夠的治療療程,配合行為管理才能收到更有效的治療效果。
相關話題
- ·服藥多月仍注意力不集中?正確服藥才有效果!2019-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