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協委員繼續討論政府工作報告和計劃、預算報告
來源:東南網 發布時間:2019-01-16 09:15:21
省政協委員繼續討論政府工作報告和計劃、預算報告
東南網1月16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張穎)15日,參加省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的委員們繼續討論政府工作報告和計劃、預算報告。
委員們認為,政府工作報告鼓舞人心,催人奮進,全面回顧總結了2018年的工作,用事實和數字說話,彰顯了務實情懷,充滿正能量。2019年工作貫穿新發展理念,目標定位明確、思路清晰,體現了政府求大作為、謀大發展的信心和決心。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始終把創新放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提出搭建更多創新平臺,吸引更多創新人才,應用更多創新成果,提升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這引起了委員們的共鳴,委員們圍繞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等展開熱烈討論。
近年來,發展勢頭迅猛的大數據、云存儲、云計算等人工智能技術正在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動能。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培育新產業新經濟,深化數字福建建設,推動人工智能與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推動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張一鳴委員建議,要促進人工智能新業態落地,要大力發展“5G”“AI+醫療”“AI+教育”“AI+文創”等前沿領域,打造福建經濟新名片。滕達委員建議,政府應大力發展人工智能的公共服務平臺,加快數據資源整合共享,有條件地開放數據信息,服務人工智能產業。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大力培育“雙高”企業和“專精特新”冠軍,持續加大財政獎補力度,建立創新激勵與企業財稅貢獻、產出、研發投入等績效掛鉤機制。任義文委員建議,要規范對創新平臺、高新企業的管理和考核評估,解決重認定輕管理的問題;可以委托第三方對創新扶持政策的落實執行情況進行評估,促進政策落實。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組建產業發展研究院,分行業繪制產業地圖,精準服務各類投資者。委員們認為,這是增強福建經濟發展后勁的戰略需要。張福壽委員建議,產業發展研究院建成后,應以其為龍頭,成立產業發展聯盟,把多個細分產業的研究機構聯合起來,分工協作,為我省創新發展提供科學技術支撐;既要支持鼓勵有條件的大中型企業自主創新,也要扶持中小微企業購買服務成果實現轉型升級。
“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實施千億集群培育計劃,爭創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國家示范區”,對于報告里的這一論述,蘇亞帥委員建議,福建應抓緊建設培育以大數據為基礎的智能制造企業,通過建立工業大數據中心,大力發展新型服務平臺,支持高端設備的研發和銷售,推廣智能化生產示范線,扶持標桿型生產和應用企業。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推進“雙一流”建設和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鄭竹群委員建議,政府牽頭成立產教融合指導委員會,搭建公共信息平臺,統籌資源,明確政府、行業、企業和高校在產教融合、協同創新、轉型升級機制中的職責、義務。楊京鐘委員則建議,設立產教融合專項資金,彌補校企合作成本。
對于建設高水平人才隊伍,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堅持“高精尖缺”導向的人才培育和引進機制。曹榮委員建議,盡快推進“國字號”研發機構、中央駐閩單位人才全面享受福建省和各設區市地方人才政策,加大吸引人才的力度。在引進國外、省外人才的同時,同樣重視本土成長的人才的培養和使用。
相關話題
- ·省政協委員繼續討論政府工作報告和計劃、預算報告2019-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