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寫給市長的信——關于撤銷島外公交車上車兩元的不合理做法的建議
來源:weiyang 發布時間:2009-08-13 09:46:39
【小編八達整理推送】
尊敬的領導:
雖然我是給“市長信箱”發郵件,但很難相信市長能看到這封郵件,于是統一稱呼您為領導,希望看到這封信的領導們能確實把我反映的這件事放在心上,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
多少年了,當島內居民享受著夏季的空調車、E通卡打折、中小學生半價的優惠,在公交車上收聽廣播,欣賞世通華納的節目時,我們島外的村民們長期都坐著全市最差的、最炎熱的公交車、享受最糟糕的服務,卻付出了最昂貴的代價――起步兩元,跨段增收一元。注意,是全年起步兩元。這讓我們如哽在喉,不吐不快。
島內公交車價格經過幾年的曲折探索,已基本固定下來,即每年5月15日至9月30日空調車上車兩元,其余時間所有車輛上車一元,全程一元。今年7月底,更是效仿福州,全面免收空調費。
而島外的翔安、同安區(集美海滄情況未知)自2005年夏天實行上車兩元后,不管夏天冬天,不管是否空調車,價格再也沒降下來。期間少數人奔走反映,相關單位及主管部門均告知此定價經有權部門合法通過。即使島外起步兩元的定價合法,符合行政合法原則,卻完全違背了行政合理、行政公平的原則。
一、從島內外人均收入水平看,根據《2006年廈門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06年全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513元,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為6868元(翔安區為5600元),翔安區90%以上常住人口為農民,人均收入不到島內城鎮居民的1/3,而需要付出的起步價卻為城鎮居民的兩倍!這公平嗎?
二、從車輛性能看,翔安的使用的公交車輛,基本上都是島內公交車輛或同安到島內的公交車輛更新或者接近淘汰時調換給翔安的線路使用的,車輛已經嚴重老化,車況差,設備簡單、簡陋,質量低下,即使是空調車,也幾乎起不到制冷的作用。用兩倍的錢,坐最差的車輛,公平嗎?
三、從里程看,在島內,一塊錢的起步價可以暢行無阻,從島的南段到北端,東邊到西邊。從機場到輪渡至少20公里吧,27路車途徑25個車站,也就1塊錢。那天我從翔安新店的洪前村搭605路車到翔安區政府,2公里多的路程得買三塊錢的車票,因為上車兩元,跨段(新店)增收一元(洪前到新店不到500米、新店到區政府1000多米)。島內20公里一塊錢,島外不到3公里三塊錢,這公平嗎?更為不解的是,跨島內外運營的公交車,如以前的619路,現在的56路(新店到廈門輪渡),明明是上車門告示是上車兩元,因為島內間的乘客少了(比如從高崎到輪渡的乘客),干脆再貼一張告示:島內上車一元。真是滑稽!
四、從服務質量看,島內就不說了,報紙每天都有那么多投訴,對島內公交服務這樣那樣不滿的,比如每年5月島內公交車開始開空調并實行上車兩元時,那么多人認為那時天氣還不熱,浪費資源又浪費金錢,忿忿不已、集中火力向公交公司開炮。但若在島外,有島內那樣的服務謝天謝地了!這邊的車經常一等就是半小時一小時的,在擁擠的車廂內甭談尊重,像趕豬似的被喚來喚去,忍受駕駛員與售票員的白眼、挖苦與漫罵是家常便飯!
島外村民文化素質相比普遍不高,也不善于表達自己的意見,長期以來默默接受這樣不公平的服務,敢怒無處言啊。如果公交公司要說島外顧客少經營成本高而不得不實行起步兩元,那我們要說,公交不是完全市場化的,是帶有公共性質的。如果真的成本高,也不應該轉嫁給農民,由廣大農民來承擔!
這幾年,縮小廈門城鄉差距、實現城鄉一體化已成為全市人民的共識,政府也在卓有成效地努力著。但這種明顯帶有城鄉歧視性的政策不能不說是與城鄉一體化背道而馳的;不能說是減輕了農民的負擔,而是加重了農民的負擔!
行政公平原則要求我們應該平等對待,不歧視,合理考慮相關因素。不論公交公司島外起步收費兩元的行為是否需要相關部門審批、備案還是以什么形式合法通過,我們的行政部門都應該可以影響、改變這一行為的,也是有作為義務的。
尊敬的領導,如果島外起步兩元的行為是不合法的行為,那請您能協調發改、經貿、交通等相關部門撤銷這一行為;如果這一行為是合法的,也希望您能協調變更這一行為,因為即使行為合法,也不合理、不公平。
如果言語有不妥當的地方,請您見諒!謹盼佳音!
相關話題
- ·一封寫給市長的信——關于撤銷島外公交車上車兩元的不合理做法的建議2009-08-13